【成都】芙蓉古城的味道 成都那些老巷子 - 圣捷出国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
400-633-3343

【成都】芙蓉古城的味道 成都那些老巷子

时间:2014/12/23

那时候,这里青瓦灰墙,有低垂的屋檐。

 

夏天~大人小孩都喜欢端着斗碗蹲在屋檐下吃饭。完了,小孩子碗一丢就出去“藏猫”、几条巷子地撵。男人们围在街沿边,或打牌,或下棋。女人们收拾利落后端个小板凳坐在一起纳凉闲侃:张家的媳妇儿踩了王家小娃娃屙的粑粑,陈家的大黄狗和李家的猫打架……

 

晾衣杆横在巷子上空,永远都挂满湿漉漉的衣裤。“蚊烟哟蚊烟,买二仙牌的香料药蚊烟哟”、“磨剪刀磨菜刀啰”……走街串巷的小贩吆喝回荡着。

 

而今城市越来越大,街道越来越宽,巷子越来越少。还是有那么多的茶馆,只是一碗碗的盖碗茶已经泡不出老成都的巷子文化。如果不是景点开发,宽窄巷子的老房子早也消失了。房子留住了,但基本成了餐厅、咖啡馆,少了分芙蓉古城的味道。

 

突然就想去寻寻那些成都的老巷子,也许明天还能看到,也许永远都看不到了。想着,想着,就有一点淡淡的忧伤涌上心头!从今天开始,我们就拿起相机留住这些老巷子的身影!

成都老东门大桥外坐落着一个叫水井坊的地方,北面古代酿酒遗址是一座元明清三代的川酒老烧坊。改造后的水井街两侧建起了雕花的石墙。而绕过围墙,就能看到存古巷。大部分老宅已经拆除了,只在深巷子的尽头寻到了一家很有年代感的小铺。

 

一头接着西御街,一头紧邻金河街,祠堂街长不过300米,在梧桐树的掩映下古意盎然。如今,小食店、诊所、医疗器械用品商店等,把这条街挤得满满当当。离 人民公园不远,逛完公园可以顺道去走走。祠堂街38号很有名,是《新华日报》驻成都的旧址,现在成了筒子楼式的居民区。

 

原是奔着青龙横街去的,结果横街老巷早已拆除,不宽的街道上堆满了沙石。顺着横街的标牌看过去意外寻到了青和里北街这条巷子。木门、老楼、窗花,一切都像小时候的样子。

 

从红星路一路走来,穿过玉沙路和育婴堂街可以看到一条很热闹的街巷,北书院街。街口卖水果的小贩坐在三轮车上吆喝着。林荫路的两旁摆满了竹木桌椅,喝茶的人很多。一路的小饭馆光线偏暗,里面坐满了客人。

 

 

在羊市街社区有一条深深的小巷子,叫九思巷。周围高楼林立,幽深的巷子中,食店茶馆安静又熙攘。老住户说,九思巷东头3号有一座冯家大院,是东汉时期刘秀的偏将军冯异的住处。如今,大院里已经没有了冯氏后人,人来人往都是普通的居民。

 

宽窄巷子,是两条位于同仁路的小巷,几百年来彼肩而邻。说宽窄巷子是成都最后的老巷子倒也名副其实,公馆、小院、天井、盖碗茶,它至少完整地保留了下来。它同时也是现代都市文化融合的缩影,有酒吧、咖啡厅和快餐店……

 

古人释义:“在城曰坊,近城曰厢”,城厢镇或因紧邻金堂县城,城池建设虽屡呈传统县制规模,有示区分,才取了今天这一“城厢”之名。镇上的民居,多为小青瓦被顶,青砖粉墙,木质结构,穿斗房屋。

 

在东门离合江亭不远的地方有条耿家巷。面砖、花岗石、铸铁栏杆,透着民国时期的建筑基调。而且在这片复古建筑之中有一处叫润居的地方,是以前成都棉布巨商杨润生的旧宅。朱红木门进去是个不大的四合院,瓦房木窗,正中间斜着两棵老榆树。

 

在成都南门万里桥附近有一条小巷,孟家巷。民国时期汇聚着军阀官邸,被孙中山先生封为“大将军”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英雄喻培伦也曾经在这条小巷住过。而今规划之后小巷子两旁是新刷过的白墙,透过围墙依然能够看到木头雕花的屋檐。

 

走了一遭老巷子,感触最深的是那些真正能体现老成都文化历史的东西越来越少了。我们都明白随着城市发展这些东西是留不住的,所以唯一能做的只有留住记忆。然后等到上了年纪,我们还可以把老巷子里的欢乐讲给儿孙听。

 

 

此文章由圣捷出国编辑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:www.cdapex.com。圣捷出国为您量身定制英国留学美国移民等业务,此外与川大有澳洲留学合作办项目。欲知详情可致电:400-633-3343 028-86082806 

Vicky
Vicky
13982199719
Daisy
Daisy
18111613910
Jonathan
Jonathan
18180892312
在线评估
Online Assessment
该信息仅供针对咨询客户评估使用,请认真填写必要的选项,我们将严格控制该信息的使用范围,确保您的个人信息的私密性。
移民
留学
短访
房产
提交
出国工具
Abroad Tools
咨询抢福利
ONLINE CONSULTING
全国咨询热线
400-633-3343
客服1号
客服2号
客服3号
客服1号
客服2号
客服3号
电话咨询